一、數字化產業互聯網出現的背景
數字化、新科技、大數據確實正在深刻改變產業鏈供應鏈。
凱捷咨詢的多份報告指出,各類新技術正在把今天的供應鏈帶入更加靈活、開放、敏捷與協作的數字化模式。其調研顯示,有60%的企業計劃增加對數字化供應鏈的投資。為了發揮數字化供應鏈的最大效用,企業應該將其內化為整體業務模式和組織架構的有機組成部分。
如果說投資數字化供應鏈聽起來太重,那么“互聯網+”或許是更易理解和實操的概念。過去十幾年里,B2C電商平臺的出現為商戶賣家和個人買家打通了最基礎的需求對接、物流運輸和在線支付,成為數字經濟的中堅力量。
相應地,在B2C的背后有一個基于互聯網的,更加龐大復雜的B2B協作網絡也在迅速發展成熟,也就是產業互聯網。隨著《工業2025規劃》的實施和5G時代的開啟,中國從消費互聯網時代正式步入產業互聯網時代。
二、本質是現代供應鏈生態建設和管理
2022年一季度注定又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多事之春”,也讓這些無形鏈條上相互交織的企業面臨又一輪考驗。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發布的《全球宏觀經濟季度報告(2022年第1季度)》顯示,2月底至3月國內出現多點散發或局部規模性暴發疫情,部分國內出口企業產業鏈供應鏈受到明顯影響。
產業鏈供應鏈遇到的挑戰不僅波及現實層面,還影響了心理預期。北京大學企業大數據研究中心《中國小微經營者調查2022 年一季度報告暨2022 年二季度中國小微經營信心指數報告》顯示,一季度局部地區疫情爆發所帶來的包括物流及供應鏈阻滯在內的多重因素對未直接受到疫情擾動的小微經營者也產生了負面影響。
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成為近年來全球關注的緊迫問題。全球著名管理咨詢公司凱捷咨詢在相關研究中指出,危機不可避免,供應鏈上的企業必須做好準備,為應對未來挑戰增強韌性,不僅要制定相關策略,更要具備足夠能力,而供應鏈的數字化正是一項重要能力。
國內產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領軍企業上海文瀝信息(WelinkData)CMO肖慶民表示,產業互聯網的本質是現代供應鏈,核心職能是生態建設與管理,數字化科技與供應鏈服務化重構是兩大核心抓手。產業互聯網以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為載體,以交易為入口,以數據驅動為手段,構筑需求驅動型的供應鏈價值鏈。
一個繞不開的問題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仍然面臨各種挑戰,尤其近幾年受地緣政治和新冠疫情影響更是如此。那么今天的產業互聯網如何能解決頻頻復發的“頑疾”?
肖慶民認為,產業鏈供應鏈的問題究其原因,在于現代供應鏈是分布式的、遠程協作的,比如全球化的大型制造業企業,其產品設計可能在美國、零件供應商可以在歐洲、制造廠在中國、銷售渠道則遍布全球,任何一個節點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產品交付受阻。